“我要做(zuo)一台不生锈的‘赤色文化收获机’”,金石,五家(jia)渠市,故事
宣讲赤色故事、教唱赤色歌(ge)谣、展览赤色图(tu)片(pian)……81岁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(jia)渠市关工委“五老”讲师团团长徐金石,经常活泼在社区、学校、团场连队,传承赤色基因,开(kai)展赤色教育。
“我18岁时从四川来到新疆参与边疆建设。这么多年来,兵团精神(shen)和(he)赤色文化始终鼓励着我。”聊起初心,徐金石格外冲动。
2002年,徐金石从第六师五家(jia)渠市构造党工委书(shu)记岗位退休,2005年至2017年间任第六师五家(jia)渠市关工委副(fu)主任,2018年至今任第六师五家(jia)渠市关工委“五老”讲师团团长,他还创办了“赤色文化”老党员银发工作室(shi),全(quan)身心投(tou)入到赤色文化宣讲中。
为此,徐金石做(zuo)足了功课,清算了各种党史文献资料、党报党刊,还制作了几十本报纸简报。
徐金石回忆(yi),之前在连队时,天天给大伙儿读(du)半个小时报纸,汲取“营养(yang)”的同时,政策水平和(he)理论素养(yang)也随之提升。
如(ru)今,这已经成(cheng)为习气。天天早饭后,徐金石就会坐在书(shu)桌(zhuo)旁,翻阅报刊,摘抄条记、剪(jian)报,清算宣讲材料,一忙就是一上午(wu)。
“党报党刊是我汲取赤色营养(yang)的土(tu)壤,要想提升赤色故事的宣讲水平,学习钻研、真学真用是唯一途径(jing)。”徐金石说。